<rp id="t7xb7"></rp>
      <menuitem id="t7xb7"></menuitem>
        <video id="t7xb7"></video>

          <delect id="t7xb7"><big id="t7xb7"></big></delect>

            <dfn id="t7xb7"><th id="t7xb7"><ol id="t7xb7"></ol></th></dfn>
            <del id="t7xb7"></del>
            昆明晉龍如意園

            盧濬

            22222.png

            盧濬(1916-2009)

            點擊前往盧濬墓園

             

            盧濬

            晉龍如意園名人脈絡

            生平簡介
                盧濬(1916-2009.07.05),云南滬西人,中共黨員,九三學社社員,教授,碩士。1940年西南聯大教育系畢業。1947年至1949年教育部公費留學瑞土,在洛桑大學隨皮亞杰學習兒童心理學兩年,在巴黎大學學習半年,新中國成立后回國任教。歷任昆明師范學院教育工會主席、科研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院務委員會常委、副教務長、教育學科教研室主任、副院長、革委會副主任、教務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1980年4月至1983年9月任昆明師范學院院長,兼任學院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1984年被聘為云南師范大學校友會名譽會長,1986年起,擔任云南師范大學發展心理碩士點點長、碩士導師。

             

            盧濬

            晉龍如意園 名人脈絡

            職務簡介
                曾擔任的社會兼職:云南省教育學會副會長,省教授、副教授職稱評審委員會副主任,云南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云南省高校教師高級學術技術職務任職條件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省社科聯顧問,中國心理學會皮亞杰研究小組負責人。
                自1984年12月25日九三學社云南第一屆委員會成立之日起,就歷任一至五屆九三學社云南省委員會委員、副主任委員、名譽副主任委員,并成為云南省第二、三、四、五、六、七屆政協委員,省政協第六屆常委。
            undefined

            右起第二位

                盧浚專于“皮亞杰學派”的研究。合譯《皮亞杰著作精華》、《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 長期從事心理學教學工作,其研究專長是兒童心理學,是國內研究皮亞杰的專家。 其著作《皮亞杰教育論著選》獲云南省社科優秀成果榮譽獎,《兒童認知發展的跨文化研究》獲省教委一等獎。1994年參與撰寫的論文《云南四種少數民族家庭教育的分析與對策研究》獲全國家庭教育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一等獎。2006年被表彰為云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哲學社會科學者專家。

             

            盧濬

            晉龍如意園 名人脈絡

            主要經歷
                1936年至1937年在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就讀,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回到故鄉云南進入西南聯合大學就讀,1940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教育系,值得一說的是他所畢業的1940年是聯大搬遷到昆明后教育系第一屆畢業生,共28人,聯大在昆教育系共產生碩士140人,盧濬既是其中一員,畢業后留校擔任教育系助教工作,后在重慶中央大學研究院跟隨南京大學首任校長潘菽教授攻讀教育心理學碩士學位;
               1944年獲重慶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研究院教育心理學碩士學位。1944至1947年盧老先生任西南聯大教育系教員、昆明師范學院教育系講師,其間兼任昆華師范學校教務主任。1947年,進入瑞士洛桑大學跟隨讓•皮亞杰學習兒童心理學,直至1949年,其間曾在巴黎大學學習半年。留學期間對皮亞杰理論的精髓和重要性有真切深刻的理解,認為皮亞杰理論是一種新穎而深邃的理論,于是自覺開展了介紹、宣傳、研究皮亞杰理論的工作。
                20世紀50年代初,在中國開設兒童心理學時,就講授了皮亞杰理論。1958年,心理學被宣布為“偽科學”,1963年開始陷入停頓。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后,昆明師范學院的有關教研室被取消,教師被迫改行,心理學書籍被封存,器材損毀殆盡。浩劫結束后,任云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與左夢蘭一同進行兒童認知發展的跨文化研究。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先后在《光明日報》、《教育研究》、《心理科學通訊》等報刊發表《皮亞杰理論的教育含義》、《皮亞杰的研究方法》、《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受到挑戰》、《皮亞杰在中國的影響》、《皮亞杰的研究與評價》、《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對教育的影響》等論文,介紹和研究皮亞杰理論。[3-5]

            images/2/2017/12/GL3q6Kg3a51Zr5qC3bk1CQ1qrM3GlL.png

                1987年,國際跨文化心理學會曾介紹盧濬、左夢蘭的6篇論文,詳細介紹其在兒童認知發展的跨文化研究的成果,并希望國際同行對該項工作進行評論和研究。[1] 
                1990年,云南教育出版社選取了兒童認知發展的跨文化研究成果中的一部分編成并出版了《兒童認知發展的跨文化研究》一書。1997年,應中國心理學會邀請撰寫了《皮亞杰的研究與評價》專題論文,刊載于大型學術專著《中國心理科學》一書中。

            images/2/2017/12/GbR866S8BoY5dsCsbs6Ao6oolCoLWb.jpg

                盧老先生在跨文化心理學的研究中為中國乃至世界的心理學發展都做出了貢獻。他雖不是心理學創始人,但卻是一個了不起的傳承者,但人生終有一別,盧老先于2009年7月5日與世長辭,盧老先生于2009年8月2日入住于昆明晉龍如意園極樂園天泉聚寶E區(點擊前往祭拜盧老先生的網絡墓園)
             

            上一篇:一幅宏圖 忠誠為國|何宏志   下一篇:白祖詩
            昆明晉龍如意園